如果这一虚拟金融体系规模持续运转壮大,甚至可能严重干扰国家正规金融体系的运行。
从监管体制看,2017 年 11 月 7 日,国务院金融稳定发展委员会成立。1979—2012 年,在党的正确领导下,乘着改革开放的东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金融体系建设明显提升了法制化、市场化和国际化程度,不仅取得举世瞩目的辉煌成就,而且有效支持了国民经济的快速健康发展。
鉴于与长期革命战争中形成的军事体制相衔接,也借鉴苏联的实践经验,在跑步进入共产主义的思想影响下,新中国着力构建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同时构建了高度集中的国家银行体制。1932 年 12 月 27 日,中央人民委员会发布第八号训令指出,从 1933 年 1 月 1 日起,建立国库,实行会计制度,将一切财政收入一律交到国库分支库,由中央支配,各机关各部队一切开支一定要按照各个系统做预算。同时,为抑制经济过热势头,我国实行了各家银行与其所创办的实体企业分离、金融各业分业经营的两个分业政策,推进了银行业务回归本位。从制度建设看,2019 年 3 月 15 日,第十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二次会议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外商投资法》,明确规定:国家坚持对外开放的基本国策,鼓励外国投资者依法在中国境内投资。在保险业中,外资保险公司数量增加到 47 家,外资保险公司的保费收入占比提高到 4.59%。
2018 年以后,各金融监管部门集中对曾经野蛮生长的 P2P网络借贷进行专项整顿。1994 年 1 月 1 日起,实现人民币汇率并轨,建立了以市场供求为基础的、单一的、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建立这项制度与建立地方性监管机构,都是放宽准入的前提条件,三项改革缺一不可,必须配套进行。
我国在上世纪九十年代通货膨胀严重时期,也曾实行过保值储蓄政策。过去,银行曾剥离上万亿元的不良资产,均由政府买单,实际上通过货币贬值,由全国人民承担了损失。在去年年初召开的第四次中央金融工作会议上,温家宝在讲话中提出了六项改革任务,其中把放宽准入摆在第一位。而当务之急就是取消民间资金发起设立小型金融机构时必须由银行法人作为主发起人并控股15%的限制。
适当发展柜台交易市场,为更多的中小企业融资提供服务。人民币国际化要与扩大海外投资紧密结合起来,以海外投资为依托。
推行这项政策,对于维护社会稳定发挥了重要作用。去年年初温家宝在全国金融工作会议上的讲话,指出了改革的方向,提出了改革的重大任务。所以,进一步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基础性作用,关键是加快利率市场化步伐,实现市场对资本的优化配置。在出现通货膨胀的情况下,为了确保广大居民的基本收益,有的发达国家还实行了定额保值储蓄的政策。
针对近年国内曾出现过存款负利率的情况,今后,应借鉴国外经验,继续完善实施。我国股票市场经过多年的探索和发展,由主板、中小企业板和创业板组成的比较完整的市场体系初步形成,在评价企业、集聚资金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一批上市企业依托股市迅速发展起来。总之,通过鼓励发展各类直接投融资活动,把改革以来积累的巨额民间资金充分利用起来,加快资金周转,解决目前普遍存在的大批待建项目缺乏资金,而大量资金又在闲置的现象。该项存款作为国家政策性银行的专项资金,用于基础设施等公共服务事业发展的贷款。
这是针对当前金融体制存在的问题提出来的。(二)并购一些具有较好的科技资源和国际营销网络的企业。
中央的监管部门也避免了鞭长莫及的问题,解脱了对地方性金融机构的直接监管责任,对民间资金进入金融领域的障碍也就容易被拆除。在金融市场十分发达的美国,至今仍有7000多家银行,大部分是区域性的中小银行。
存款利率减去通货膨胀率之后低于3%的差额,由财政予以补贴。为此,建立存款保险制度和贷款担保制度,以市场机制来防范和化解风险,就显得十分必要。尽管近些年在各方面的强烈呼吁下,商业银行增加了对小微企业贷款的比例,但毕竟是出于道义而非利益的驱动,依靠现有的大银行来满足小微经济主体对贷款的需求是不可能的。这是由改革以来的经验证明了的。一、把放宽准入摆在金融体制改革的首要地位 民间资金进入金融领域,可形成充分竞争局面,从而消除垄断利润,降低企业融资成本,真正发挥市场对金融资源配置的基础性作用。鼓励发展各类投资基金,如生态环保产业基金、养老产业基金、绿色能源基金、海洋产业基金、新兴产业基金、绿色农业基金、科技开发基金、教育发展基金等。
鼓励有条件的企业和建设项目发行短期和中长期债券,如高速铁路、城际轨道交通、地铁、大型水电,以及水务、燃气、垃圾处理等公共服务设施建设项目,都应允许发行专项建设债券。能够以较高的利率吸引资本流入的项目和企业,就是具有较高的投资回报率的项目和具有较强竞争力的企业。
在缺乏有效监管和市场风险防范机制的情况下,非银行贷款类融资急剧膨胀,可能孕育着一定的金融风险。在国有商业银行已经控制了绝大部分金融市场的情况下,在大批外资已被允许进入国内金融市场的情况下,为民间资金进入金融市场开一扇门,能有什么危险呢?有关部门一再为民间资金进入金融市场设置障碍,主要可能是担心会带来金融风险,其实,拒绝民间资金进入才会真正带来风险,而允许民间资金进入,恰恰能够规避风险,提高我国金融的安全度。
在现行银行结构中,全国性大银行过多,区域性中小银行过少,特别是为小型微型企业和农户服务的金融机构短缺,这是由历史造成的。所以,认真地贯彻落实新36条提出的允许民间资金发起设立各类股份制的小型金融机构,犹如允许农民养鱼卖鱼一样,并配套进行防范风险的改革,再也不能耽搁拖延下去了。
但是,股票市场的发展并没有取得预想的效果,与发达国家成熟的市场相比,存在着许多不尽如人意之处。我国资本市场发展滞后,直接融资的比重偏低,企业融资过度依赖银行贷款,从而使金融风险主要集中在银行系统。如果没有放宽准入,资本市场就形不成买方市场,高利率就将长期存在下去,金融泡沫的积累预示着危机的来临,这决不是危言耸听。这就能有效避免放宽准入之后可能出现的风险。
然而由有关部门制定的实施细则,仍然规定设立这些小型金融机构必须由法人银行控股15%,并作为主发起人,明显与新36条规定不一致。其结果是,由于竞争主体的结构性缺陷导致竞争不充分,成为民营企业融资成本高、小微企业和农户贷款难的问题长期得不到解决的根本原因。
因为各类直接融资的利率一般在15%以上,这是实体经济的项目和企业难以承受的。要强化法规和制度约束,严厉打击各种造势、欺诈、黑幕交易行为,增强上市企业的透明度,确立对股民负责的理念,重构股市信心。
因此,扩大直接融资的重点,应放在完善多层次资本市场体系,大力发展债券、基金、融资租赁等非股票类融资上。重振股票市场,应当从基础做起。
三是把部分外汇储备转变为物质储备,可有效规避美元贬值风险。对于小额贷款来说,建立担保制度具有更大的必要性和适应性。大力发展机构投资者,由专家理财、理性投资逐步替代跟风炒作、盲目投资行为。发挥创业板风险投资功能,适当降低创业板上市门槛,培育创新型企业。
发展融资租赁、信托贷款等投融资业务。发展资本市场,扩大直接融资规模,既可以降低企业融资成本,又能分散金融风险,应作为金融体制改革和金融产业发展的重点。
利率市场化的改革没有回头路,唯一的选择就是加快推进放宽准入、建立地方性监管机构和存款保险、贷款担保制度三项改革,使之与利率市场化改革相配套。但由于缺乏一个实施细则,改革已率先从利率市场化突破,高利率刺激各类非银行贷款融资急剧增加。
实施走出去战略,扩大海外投资,是当前必须抓紧落实的一项重大战略。仅靠一般号召,没有实施细则,必然会在改革中打乱仗,影响金融稳定、社会稳定和经济发展。